中国第一代空军——民国空军

这期专栏介绍民国空军,是在德械师专栏时跟大家提过的,篇幅不大,希望大家喜欢,谢谢支持。

名称:中华民国空军

外文名称:Republic of China Air Force


【资料图】

存在时间:1912—1949年

所属: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著名战斗:八一四空战、武汉空战

著名指挥官:周至柔,高志航

起源:

中华民国空军可以追溯至1913年北洋政府在北京成立的南苑航空学校与航空研究所。

位于北京的南苑航空学校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于1913年6月由北洋军阀袁世凯在北京南苑创办。是中国近代航空史上早期三所(南苑航空学校、东北航空学校、云南航空学校)正规航空学校之一。1920年改名为航空训练所,1923年又改称为国立北京南苑航空学校。前后共举办4期,1928年春停办,培训飞行人员约160人。南苑航校培养的航空人才成为国民政府和各省所办空军的骨干力量。南苑航空学校的创立,标志着中国航空教育事业的开始。南苑航校在灌输国人航空理念、培养航空专业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和积极意义。

发展:

在1913年至1928年间,各地军阀大量购买、部署各式飞机,直到1928年北伐成功为止。在此期间,孙中山在1920年于广州护法军政府下成立航空局,这被认为是中国空军的滥觞。随后,军政府航空局持续发展,并且先后成立了飞机制造厂、航空司令部与中央航空学校。1934年5月军政部航空署改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航空委员会(广州)。到1937年,国民政府的航空部队正式独立于陆军总司令部,成为独立军种。

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民国空军参与了多场战役,包括攻击长江沿岸的日本联合舰队军舰以及支援淞沪会战。此时空军主力战斗机机型是柯蒂斯霍克-2战斗机与霍克-3型战斗机。

霍克-3型战斗机,是美国寇蒂斯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生产的海军战斗机的改型,原名为FⅡC-3/BF2C-1。

霍克-3型战斗机于1933年出厂,是霍克2舰载战斗机的改进型。具有独特的双翼,大发动机罩,起落架可收在机身两侧等显著特征。它与霍克-2型的主要区别在于霍克-3型起落架可收起藏于前机身两侧。该战斗机是寇蒂斯公司制造的最后一种双翼战斗机。该机除可空战外,还可进行俯冲轰炸和执行侦察任务。我们以霍克-3型为例,看一下该型号战机的性能参数。

霍克-3型战斗机 

翼 展:米 

最大平飞速度:360千米/小时

机长:米

实用升限:8410米

机高:米

航程:1284千米

总重:1887千克

乘员:1人

武器:1挺毫米口径机枪;1挺毫米口径机枪,可挂装一枚227千克或4枚53千克炸弹

动力: 一台莱特R-1820-F53 745马力(555千瓦)发动机

参与作战:

八一四空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空军抗击日军飞机空袭杭州笕桥的首次作战,又称"笕桥空战"。

1937年8月14日,即淞沪会战爆发后的第二天,是日军鹿屋及木更津海军航空队18架九六式攻击机14时50分由台北松山机场起飞,轰炸大陆沿海机场,其中9架飞临杭州笕桥机场上空,其时因天空乌云密布,能见度极差,投弹命中率不高。中国空军第4大队在高志航大队长率领下,驾驶战斗机腾空迎战,从云层上摸索到云层下,发现敌机后,立即占据有利位置,展开攻击。日机慌乱投下剩余炸弹,企图逃跑,但中国空军紧紧咬住日机,瞄准开火。短暂的空战过后,高志航等人共击落日机3架(一说击落6架,但无从考证),击伤1架,取得了中国空军抗日首次空战的胜利。自此,8月14日被国民政府定为空军节。1938年5月,空军出动两架B-10轰炸机至日本本土投放传单。到了战争中期,日本海军的情报单位破解中国军队的无线电密码,使中国空军受到打击。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后期,美国飞行员陈纳德领导的援华志愿航空队“飞虎队”等众多外籍飞行员的加入,以及美国加入同盟国而提供的支援,使得中华民国空军战力重新建构,并参与了1943年11月的新竹空袭、以及在抗战末期空袭日本。

抗日战争期间,民国空军不断遭到重创,又在盟国援助下不断重组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6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航空委员会改为空军总司令部。内设咨议室、督察室、秘书室、统计室、第一署(人事政策处、人事业务处)、第二署(战斗情报处、照相情报处、反情报处、技术情报处、情报训练处)、第三署(作战处、训练处、飞行安全处、防空处)、第四署(技术补给处、一般补给处、飞机修护处、征购处、交通处)、第五署(作战计划室、组织计划室、训练计划室、工业计划室)、医务处、财务处、军法处、气象处、通信处、工程处、军械处、总务处、副官处、新闻处。实有总兵力约万人。在沈阳、北平、西安、重庆、汉口分别设立空军第一军区、第二军区、第三军区、第四军区、第五军区司令部。共有8个空军大队21个中队。飞机936架,飞机大量装备美国战机。轰炸机大队装备B-24(“解放者”)、B-25(“米切尔”)轰炸机;驱逐机大队装备P-51(“野马”)、P-47(“雷霆”)、P-40(“战鹰”)战斗机;空运大队装备C-46(“突击队员”)、C-47(“空中火车”)运输机;侦察大队装备P-38(“闪电”)型侦察机。空军军区司令部编制包括中将司令、少将副司令、少将参谋长、第一至第四处(分管人事、情报、作战、供应),秘书、督察两室,财务、总务两科,通讯、气象两个大队、担任警卫的特务营、空军总站下辖多个航空场站、高炮兵团。并参与国共内战中的一系列战役。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民国空军宣告终结,曾经在跌宕起伏的民国历史中捍卫过祖国领空的民国空军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年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接下了前辈们的接力棒,迎接新时代和新变局,继续在蓝天翱翔。

历史交流群(QQ):752554855

下期是民国海军的专栏,之后将会连同前几篇统一到一个合集中,方便读者查询,如果有其他建议或合作内容敬请联系,我们下期再见。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城市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